轮胎式起重机属于大型移动式工程设备,具有体积大、重量沉(多为数十吨至数百吨)、结构复杂(含吊臂、回转平台、液压系统、轮胎底盘等关键部件)的特点,运输过程中易因振动、碰撞、受力不均导致结构变形、部件损坏或安全隐患,需从运输方案规划、部件预处理、固定防护、安全管控等多方面制定全面措施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运输前的核心准备工作
设备预处理与状态检查
折叠/拆卸超长部件:吊臂需按说明书要求完全收回或拆卸,拆卸后的吊臂单独固定(若可拆卸);回转平台锁定,用专用固定销限制其转动,避免运输中晃动。
清空与密封:排放液压系统中多余的高压油(保留合理油位,防止颠簸导致泄漏),关闭所有液压阀口并加装盲板;清理设备上的杂物、油污,密封发动机进气口、排气口及电气接口,防止异物进入。
关键部件检查:紧固所有连接螺栓(尤其是吊臂、底盘、液压管路的固定螺栓),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运输要求(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受力不均),确保制动系统、转向系统处于锁止状态。
运输方案与工具选型
分拆运输判断:若起重机整体尺寸、重量超过道路运输限制(如超宽、超高、超重),需拆解为吊臂、底盘、回转平台等模块分车运输,拆解后做好部件编号和对接标记,便于后续组装。
运输工具选择:整体运输选用大型低平板拖车、液压轴线车(适配超重设备,可分散受力);分拆运输时,大型结构件用平板车,精密部件(如液压泵、控制柜)用封闭式集装箱。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需比设备重量高出20%以上,确保安全冗余。
路线勘察与审批:提前勘察运输路线,确认桥梁承重、隧道高度宽度、转弯半径、限高限宽标识等,避开施工路段、颠簸路面;办理超限运输许可证,配备护送车辆(前后引导)和警示标识(反光条、警示灯、超限警示牌)。
二、设备的固定与整体防护
科学固定,杜绝位移
搭建定制支撑:在运输拖车甲板上铺设防滑垫,根据起重机底盘轮廓焊接或放置型钢限位块,限制底盘横向、纵向移动;支撑点需对应设备的承重结构(如底盘大梁),避免接触轮胎或脆弱部件。
多点加固锁定:用高强度钢丝绳、链条葫芦或紧线器从设备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斜拉固定,固定点优先选择设备自带的吊耳或专用加固点,严禁固定在吊臂、液压油缸等易变形部位;固定时需预留轻微缓冲空间,避免过度紧绷导致结构受力损坏。
轮胎防护:轮胎与限位块之间垫橡胶垫,防止运输中轮胎受压变形;若长途运输,可将轮胎适当放气(保持一定胎压),减少路面颠簸对轮胎的冲击。
环境适应性防护
防雨防尘:露天运输时,用防水帆布全面覆盖设备,重点防护电气控制柜、液压系统、发动机等精密部位;在帆布下方放置干燥剂,防止潮湿环境导致金属部件生锈、电气元件短路。
防晒防高温:避免设备长时间暴晒,防止橡胶密封件、液压油老化变质;若运输环境温度过高,可对液压油箱、电气柜采取遮阳措施,必要时检查液压油温度,避免因高温引发泄漏。
防腐蚀:若涉及海洋运输或沿海高盐雾环境,对暴露的金属结构件(如吊臂、底盘框架)涂刷临时防锈漆,对液压接口、螺栓等部位涂抹防锈油脂。
三、关键系统的专项防护
液压系统防护
确保液压管路固定牢固,用橡胶护套包裹管路接头和弯折处,避免运输中摩擦破损;检查液压油箱盖密封是否完好,防止油料泄漏或进水。
若长途运输,可在液压系统中添加专用防锈剂,保护内部阀芯、油缸等部件免受腐蚀。
电气系统防护
电气控制柜用防水绝缘罩包裹,接线端子用绝缘胶带密封,避免受潮短路;整理好电缆线,用扎带固定,防止拉扯导致线路断裂。
拆除易损的精密电气元件(如传感器、仪表盘),单独放入防震木箱包装,标注“精密仪器”“轻拿轻放”标识。
底盘与行走系统防护
锁定底盘制动系统,用三角木楔紧轮胎两侧,双重保障防止设备滑动;检查轮胎轮毂轴承的紧固情况,避免颠簸导致松动。
若运输中需临时移动设备,需在专业人员指挥下操作,避免轮胎碾压硬物或剧烈转向。
四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控
全程监控与检查
安排专业人员跟车,每2小时或在路况较差路段增加检查频次,重点查看固定绳索是否松动、包装是否破损、轮胎气压是否正常、有无油料泄漏等情况。
对高价值或超大吨位设备,可安装振动传感器、温湿度记录仪,实时监控运输环境参数,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。
应急准备
运输车辆配备灭火器、应急工具箱(含扳手、备用螺栓、密封胶、液压油、防锈剂等),以及警示标志、反光锥等应急物资。
制定应急预案,针对突发情况(如绳索断裂、部件松动、油料泄漏)明确处理流程,确保现场能快速响应,避免风险扩大。
合规与安全警示
运输车辆需粘贴“大型设备”“注意安全”等警示标识,夜间行驶开启警示灯;护送人员需持证上岗,全程引导交通,避免交通事故。
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或放置明火,尤其注意发动机排气口的防火措施,防止引燃杂物。
五、卸载与临时存放注意事项
规范卸载操作
卸载场地需平整、坚实,承载力满足设备重量要求,必要时铺设钢板或碎石加固。
使用起重机或液压轴线车卸载时,吊点选择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,起吊、下放过程平稳缓慢,避免冲击碰撞;严禁野蛮操作,防止设备底盘或结构件受损。
临时存放要求
临时存放时,用支架将设备垫高,避免底盘直接接触地面(防止受潮锈蚀);继续保持吊臂锁定、制动状态,覆盖防水帆布。
存放区域远离热源、火源、腐蚀性物质,同时设置警示标识,禁止无关人员靠近;若长期存放,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,补充防锈油脂,启动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进行短时试运行,确保部件性能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