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座式起重机作为港口、码头等户外重型设备,长期暴露在潮湿、盐雾、粉尘等恶劣环境中,腐蚀问题直接影响其结构强度、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。做好防腐蚀工作需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和环境因素,重点关注以下注意事项:
一、腐蚀风险点识别与重点防护
门座式起重机结构复杂,不同部位腐蚀风险差异较大,需针对性防护:
金属结构件:
主体钢结构(如门架、臂架、转台)的焊接接头、边角、开孔处是应力集中区,易因涂层破损导致局部腐蚀,需确保涂层完整并加强检查。
销轴、螺栓等连接件,以及导轨、轴承等摩擦部位,易因缝隙积水、润滑不足引发锈蚀,需定期清理并涂抹防锈脂或润滑剂。
电气系统:
控制柜、接线盒、电机等电气部件,需做好密封防护,防止潮气、盐雾侵入导致短路,可加装防雨罩、干燥剂(如硅胶)。
电缆接头、裸露导线需用绝缘防腐胶带包裹,避免腐蚀引发漏电。
液压与润滑系统:
液压管路、油缸的接口处易因密封不良导致液压油泄漏,同时外界腐蚀介质可能侵入,需定期检查密封件(如密封圈)并更换耐腐蚀材质(如氟橡胶)。
二、表面处理与涂层防护要点
除锈彻底:
涂装前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处理(如喷砂、抛丸),达到《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》(GB/T8923)要求(一般要求Sa2.5级,即近白除锈,表面无可见油脂、氧化皮、铁锈及杂质),确保涂层附着力。
涂层选择与施工:
根据环境选择耐候性、耐盐雾性强的涂料(如环氧底漆+聚氨酯面漆、氯化橡胶涂料等),沿海高盐雾环境需增加涂层厚度(总干膜厚度建议≥150μm)。
涂装时避免在雨天、高湿度(相对湿度>85%)或低温(<5℃)环境下施工,防止涂层起泡、脱落;涂层需均匀,无漏涂、流挂,拐角、焊缝处需多涂1-2遍。
定期重涂维护:
每年检查涂层状态,发现局部破损、剥落时,及时用砂纸打磨除锈后补涂;整体涂层使用3-5年(根据环境腐蚀强度)需全面重涂。
三、日常维护与环境控制
清洁除尘:
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设备表面(避开电气部件),去除盐雾、粉尘等腐蚀性介质,尤其注意缝隙、凹槽处的积垢。
雨后及时清理积水(如臂架下方、门架底部),避免长期浸泡导致腐蚀。
润滑与密封:
对轴承、齿轮等运动部件,定期加注耐候性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形成油膜隔绝空气和水分。
检查密封件(如防护罩、密封圈)的完整性,破损后及时更换,防止潮气进入内部结构。
阴极保护(针对海水或高腐蚀环境):
对长期接触海水的部件(如门座底部、锚定装置),可采用牺牲阳极法(如锌块)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,减缓电化学腐蚀。
四、定期检测与隐患处理
腐蚀检测:
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腐蚀检查,重点查看焊接部位、应力集中区是否有锈迹、裂纹;使用测厚仪检测钢结构壁厚,对比原始数据,判断腐蚀速率。
对隐蔽部位(如结构内部、法兰连接面),可采用内窥镜或超声波检测,避免漏检。
及时修复:
发现局部锈蚀时,先清除锈层(用钢丝刷、砂纸或局部喷砂),露出金属本色后,涂覆底漆和面漆,确保修复区域与周边涂层衔接平滑。
若发现钢结构腐蚀导致壁厚减薄超过设计值10%,或出现裂纹,需立即停机,由专业人员评估并采取补强或更换措施,严禁带病运行。
五、极端环境下的特殊防护
沿海/港口环境:
盐雾是主要腐蚀源,需缩短维护周期(如每2-3个月清洁一次,每年检查涂层),优先选用耐盐雾性能达1000小时以上的涂料。
潮湿多雨地区:
加装排水装置(如在结构低洼处开排水孔),设备停用后覆盖防雨布,避免雨水直接冲刷。
高温高湿环境:
加强通风散热,防止涂层因温度变化频繁收缩开裂,可选用弹性更好的涂料(如弹性聚氨酯漆)。
六、记录与管理
建立防腐蚀维护档案,记录每次除锈、涂装、检测的时间、部位、使用材料及检测数据,跟踪腐蚀趋势,制定针对性维护计划。
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,掌握日常腐蚀检查要点(如识别早期锈迹、涂层破损)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