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轮胎式起重机的重点保养部件有哪些?
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日期:2025-07-30

    轮胎式起重机作为兼具起重作业和公路行驶功能的工程机械,其保养需兼顾起重性能、行驶安全及机械寿命。重点保养部件涵盖动力系统、起重系统、行驶系统、液压系统、电气系统等核心模块,具体如下:

    一、动力系统(发动机及传动部件)

    动力系统是设备运行的“心脏”,直接影响起重作业效率和行驶可靠性,需重点关注:

    发动机

    定期检查机油量、油质(按手册更换周期换油,避免机油乳化、杂质过多),清理机油滤清器。

    检查冷却液液位及冰点(尤其低温环境),防止水箱结垢、腐蚀;清理空气滤清器,避免灰尘进入发动机导致磨损。

    关注燃油系统:定期排放油箱底部积水(防止喷油嘴堵塞),更换燃油滤清器,确保燃油清洁。

    启动前检查皮带松紧度(发电机、水泵皮带),避免打滑或断裂。

    离合器与变速箱

    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,确保分离彻底、结合平稳,避免打滑或异响。

    变速箱油需按周期更换(根据行驶里程和作业强度),检查齿轮油液位,防止漏油导致齿轮磨损。

    二、起重系统(核心作业部件)

    起重系统直接决定作业安全,需重点维护承重、传动及制动部件:

    吊臂(伸缩臂/桁架臂)

    检查吊臂结构:有无变形、裂纹(尤其焊接处、销轴连接点),定期对关键部位进行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)。

    伸缩机构:清理伸缩油缸活塞杆表面油污、锈蚀,涂抹专用润滑脂;检查伸缩导向套、滑块磨损情况,避免吊臂卡滞或偏摆。

    钢丝绳与滑轮:

    钢丝绳需定期润滑(专用钢丝绳油脂),检查断丝、磨损、变形(如出现“鸟笼状”或局部加粗,必须更换),确保绳卡固定牢固。

    滑轮组转动灵活,检查滑轮槽磨损(避免钢丝绳跳槽),轴套润滑充分,防止卡涩。

    起升机构(卷扬机)

    检查卷筒:有无裂纹、绳槽磨损,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是否整齐,避免乱绳导致过载。

    制动器:起升制动器需灵敏可靠,检查制动片磨损(厚度低于标准值需更换)、制动间隙,确保制动时无打滑或异响。

    减速器:定期检查齿轮油液位和油质,清理通气孔,避免油温过高导致齿轮磨损。

    支腿系统

    检查支腿伸缩油缸:活塞杆有无划痕、锈蚀,密封件是否漏油(如渗油需及时更换密封件)。

    支腿盘:确保与地面接触平稳,检查连接螺栓是否松动,避免作业时支腿下沉或偏移。

    锁定装置:支腿伸缩后需确认锁定到位,防止作业中意外回缩引发安全事故。

    三、行驶系统(轮胎及底盘)

    轮胎式起重机需兼顾公路行驶,行驶系统保养直接影响移动安全:

    轮胎

    检查胎压(按载荷和路面调整,避免超载导致爆胎),胎面有无裂纹、鼓包、异物(如石子),花纹深度需符合安全标准。

    定期换位(前后轮磨损不均时),避免单边磨损;长期停放需用支腿支撑,避免轮胎长期受压变形。

    转向系统

    检查转向拉杆、球头有无松动、变形,定期润滑转向节主销,确保转向灵活无卡滞。

    液压助力转向:检查转向油泵油量、有无漏油,转向油液需定期更换,避免油液污染导致转向沉重。

    制动系统(行车制动+驻车制动)

    行车制动:检查刹车片磨损、刹车盘(鼓)平整度,制动管路有无漏气(气刹)或漏油(液刹),确保制动距离符合标准。

    驻车制动(手刹):检查制动拉线松紧度或液压驻车油缸状态,避免驻车时溜车。

    四、液压系统(动力传递核心)

    液压系统为起重、伸缩、转向等动作提供动力,漏油或污染会导致严重故障:

    液压油

    定期检查油位、油质(颜色、透明度),按周期更换(一般2000-3000小时),更换时需清洗油箱、更换液压油滤清器,避免杂质进入系统。

    不同型号液压油不可混用,低温环境需选用低粘度抗磨液压油,防止油液凝固。

    油缸与管路

    检查各油缸(吊臂伸缩缸、变幅缸、支腿缸)有无漏油(活塞杆表面渗油可能是密封件老化),缸筒有无变形。

    液压管路:检查接头是否松动、管路有无老化裂纹,避免高压下爆管;定期用高压水枪清理管路表面油污(防止过热)。

    液压泵、阀类元件

    液压泵:听运行声音是否正常(异响可能是磨损或进气),检查泵体温度(不超过60℃),避免过载运行。

    换向阀、溢流阀等:确保动作灵敏,无卡滞或内漏(如吊臂自动下沉可能是油缸内漏或换向阀故障)。

    五、电气系统(控制与安全保障)

    电气系统负责设备启动、操作控制及安全保护,需重点维护:

    蓄电池

    检查电量、电极桩有无腐蚀(腐蚀时用热水冲洗并涂抹凡士林),补充蒸馏水(非免维护电池),长期停放需定期充电(避免亏电)。

    操作与控制系统

    检查操纵杆、按钮是否灵敏,仪表盘指示灯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(如压力、温度、幅度表)。

    安全装置:重点维护力矩限制器(防止超载)、高度限位器(防止吊臂过仰)、重量限制器,确保其报警和停机功能可靠。

    照明与信号装置

    检查行车灯、转向灯、警示灯、作业灯是否正常,线路有无老化破损,避免夜间作业或行驶时发生事故。

    六、结构件与连接件

    车架与底盘结构:检查焊接处有无裂纹、螺栓有无松动(尤其吊臂与转台连接、转台与底盘连接部位),定期紧固并涂抹防松胶。

    销轴与轴承:所有活动销轴(如吊臂铰接点、变幅机构)需定期加注润滑脂(黄油),避免干摩擦导致磨损或卡滞。